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任务驱动型作文高考满分作文,任务驱动高考满分

tamoadmin 2024-07-11 人已围观

简介1.如何写好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2.大家认为怎样写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3.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怎么写4.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5.求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一、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从2015年高考开始,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所以从能

1.如何写好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

2.大家认为怎样写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

3.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怎么写

4.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5.求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任务驱动型作文高考满分作文,任务驱动高考满分

一、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认识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从2015年高考开始,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所以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

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如2015年全国一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都会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

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解题思路

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

2、内容驱动——内容的规定

3、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

4、对象驱动——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分为两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和任务写作部分。要注意:

(一)阅读材料并要读懂材料。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所以第一步阅读非常重要;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

(三)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分析材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

(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既然是先“读”后“写”,是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

(五)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写作任务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彻,否则累死也无功。

如何写好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个人如果真的能无私地为组织、为别人考虑,那么你收获的比付出的会更多。

身在职场,我们经常有这样的迷惑,个人的利益和组织的利益究竟是否一致?也许从表面上看,你会觉得这两者之间是矛盾的;但是,如果我们稍作思考,就会发现这两者是同舟共济的一家人。如果组织有着良好的发展,我们也跟着受益反之,我们的利益也会受损。

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这两者之间是和谐一致的,但是在一些局部地方它们又会有暂时的矛盾。怎么去协调?每个人持有不同的看法。有人选择了责任——舍弃“小我”,成就“大我”;也有人自私地选择了“利已”而损人。这样的人如果是在民族危亡之时,他也只会想到自己的安危而不敢为了大义挺身而出。在和平年代的一个组织中,他也只会谋私忘公,心中毫无责任二字。

某年的6月30日上午9时,连续两天的暴雨使西江河猛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河崖上的金遂10井咆哮而来,因井站地势较低,涌向井站值班室的洪水很快淹到了膝盖,流程区迅速成了一片汪洋。在抗洪抢险的过程中,一种责任在洪魔中闪耀。

就在这危急关头,一方面井站的资料、井站的维护,一方面是职员自己的“家庭”,谁重?谁轻?谁先?谁后?金遂10井的职员没有细想,而是舍“小家”救井站,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

赵站长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临危不惧,镇定指挥。一方面立即向队领导汇报,一方面迅速带领职员投入到井站保卫战中。在得到队领导同意后,赵站长一声令下,及时启动了安全应急预案,站员果断而快速地把井关闭,紧接着,全职员冒着暴风雨,不顾危险,不顾全身湿透,甚至一名职员还不顾自己患了重感冒,在洪水中一趟一趟地奔跑,把报表、井身结构图以及文件柜中的其他资料及时转移到了安全地点。

气井安全保住了,气井资料保住了,国家集体财产保住了,然而湍急的洪水很快涨了上来,不久就把房子淹了大半,职员们已经来不及搬自己的“小家”了。他们站在高处,身边是井站的各种资料,却看着洪水涌进了寝室,看见衣服被洪水卷走,看见炊具漂浮水面,看见心爱的摩托车漫在水中……对着自己的“小家”望洋兴叹,但他们却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无怨无悔,因为他们知道;在与洪魔抗争面前,在集体与个人的取舍面前,井站比“小家”重要,责任重于泰山!当洪水退去后,他们才发现,一袋大米泡涨了、一个笔记本电脑浸泡坏了、一台电视机坏了、一辆摩托车走不动了,许多东西都不见了,可是他们没有吭声,没有怨天尤人,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用积极的心态正视困难,用满腔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几名职员从一个个细节开始,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对井站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后,又开始了他们热爱的采输工作。政府和单位的领导来了,为他们送去关怀,送去了慰问,送去了鼓励。但他们却说;“这没有什么,这是我们的责任。”

在这个故事里,责任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一种口号,更是一种行动、一种无私奉献;舍已体现了人们的高尚品格,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的乐章。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曾说过“无私为大私”的话,一个人如果真的能无私地为组织、为别人考虑。那么你收获的比付出的会更多,这就是“无私为大私”的真正意义。让心灵充满责任,用责任对待工作。只有当一个人从心底改变了自己对承担责任的理解,认识到舍弃自己的利益不仅是对组织的一种负责,也是对国家的一种责任,并在这种负责和无私的奉献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自己所获得的尊重和认同时,你才能从承担责任和奉献中获得满足。

大家认为怎样写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

高考“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技巧

先看看任务型作文题及解说: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题目密切结合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不同人物的精神境界。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构建场景,我们可以捕捉到候选人物的特征“有风采”。接下来公布了三名候选人:小李、老王和小刘。最后留下问题:“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考生必须从三个人物中选择之一,说明其最具“风采”的原因及自己的思考过程。

第一个人物:“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小李是时代的佼佼者,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成就在于学术上的创新。此外,他具有“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优点,分别对应着“积累”“思考”“远大志向”“创新”的成功要素,这四点也是高考作文的常见主题。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怎么写

第一步概括事件这类似于缩句,或者梗概。800字的作文中,一般用70个字左右完成,多了就累赘了。注意保留关键语句、词语,尤其是与自己观点密切相关的内容,大胆删去无用内容,删去某些不影响语意的副词,并且适当替换某些词语,以免有照抄材料之嫌。例如,针对这题,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指责后不停地用脏话与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踢去一脚,吐痰男才消停下来。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不对,也有人认可其做法。(76字)这一步难度不高,且是每篇中规中矩的文章必备的部分第二步 阐明大观点所谓大观点,也就是总论点,例如,你到底是赞成还是不赞成、欣赏还是批评。在选择大观点时,有以下需要注意的要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说大部分题目两方面均可入手,但有些题目,指向已经非常明显的,那就不是走“不寻常路”的时候了保证自己在分论时有话可说只选定一个角度,千万不要站中立,或者两方面都写在黑衣人这篇作文里,根据题目任务指示,我们应先挑选“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态度。在这里,我可以选择“黑衣男”,并且对他的行为“基本赞同”。这便是我们的大观点。在阐述大观点时,可以直接接在首段对事件的概括的结尾,开门见山,一句话阐明。如果大观点前需要简单的铺垫阐述,不妨另起一段。例如本篇,可以在事件概括后直接写到“在我看来(我认为/我的观点是/以我之见),我基本赞同‘黑衣男’的行为。”分论是全文的主体部分,这部分的优劣与亮点与否直接决定了作文的分数段。中规中矩的作文中,这部分应由2-3个论点组成。在分论时要力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阅卷时间紧凑,每个论点作一段,在首句阐明,让评卷老师能最快get到你的意思。观点确有道理,且至少含有一个有新意、与众不同的观点,避免千人一面:这是比较难做到的一点。如果你是一个就事论事能BB许多,爱讲大道理的且三观主流地正的人,那这对你的挑战就小了很多了。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生活中就要多思考、多学习身经百战的人看问题的方式,避免拿衣服。我们老师曾给我们推荐过中青报曹林的《不与流行为伍》,是一个时评的集子,有些观点在我看来还是比较激进,不适合我,但是确实是启发很大的一本书。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指令性

指令性就是作文的写作任务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写作的针对行更强。作文导向十分清晰。如2015年课标II“谁更有风采”。

这种任务型作文,都应该指令什么?

体式指令,指令写成什么样的文体;

内容指令,指令写作内容是什么;

思维指令,指令问题的焦点,写作的着力点;

对象指令,指令具体的问题。

2.矛盾性

作文材料要给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或说矛盾性的问题,了然后要求考生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

由于出现了一个对立性、矛盾性的情境,那么就需要考生进行探究,探究就是对作文内容去做深入深讨、认真研究。作文的探究性是要围绕作文材料中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这就加强了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引导。

指令性和矛盾性是制题的要求。任务驱动型作文?有这5个特性,让你快速掌握高考语文作文新题型

3.权衡性

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

“权衡”是审题的关键。

4.辨析性

辨析性或者叫思辨性。

如果说“权衡性”还是在审题阶段,其中当然也会有辨析,而“辨析性”,还主要体现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

辨析性是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特征。符合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要求,也是高考作文未来发展中研究的重要内容。2015年的很多作文题都在注重思辨上下了很大功夫。如上海作文题以“心中坚硬的东西和柔软的东西之间的关系“为内容,移到学生对”和谐自我“进行思考,考查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见地、有创新的思考。另外还有广东作文题”感知自然的远和近“等。

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试题内容体现适当的思辨是否有益。为了更好的体现思辨性、辩证性,最好出现上海这几年的“两概念“作文题。任务驱动型作文?有这5个特性,让你快速掌握高考语文作文新题型

5.比较性

“谁更有风采”,那么就需要比较、辨析,而且实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自己的观点。

这是写作的关键。多维度地比较论证说理比如从贡献、价值、意义、社会需求度等角度进行比较论证。这样的题型,往往作文材料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则,就更需要比较说理论证。写作的重点是说明选择的原则、理由,在强烈的对比中,鲜明的阐述自己的论点,凸显自己的观点。

求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通俗地讲,就是比新材料作文写作多了具体任务(要求)的作文题型。它与新材料作文并不矛盾、对立,它是新材料作文题型的一种拓展、变式。它与新材料作文唯一的不同就是多了些具体写作任务(要求)而已,但就是这项“任务”使得它与新材料作文迥然不同。

扩展资料

1、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的特点

①所给材料无论是叙事性的还是非叙事性的,多是几种观点,几个人物,几个场景,几多思维的。多元、多向、对立是其特点。

②给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指令(即任务驱动),对写作对象、角度、范围甚至文体作了进一步明确的要求,多带有“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等指令性语言。

3、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联系实际。

有睿智哲思,但过于“炫示”

★福建省语文学会会长 王立根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这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十分必要。这几年福建的作文题较新颖抢眼,题目貌似平实,其实有深意寓焉,重在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

今年高考作文提供一则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材料,只是一个话题的引子,这材料只有故事没有观点,要考生自行提炼观点,这就要先读懂材料再深入思考。

新材料作文允许多种立意,多角度思考,我们可以从格林兄弟不成功的角度说,如“行百里半九十”“功亏一篑”;也可以从《格林童话》本身来说,《格林童话》的发现说明了经典的文学作品价值的巨大以及社会重功利轻人文等等;再从格林兄弟的朋友的角度说,说明文学价值是客观存在,而被发现被认可却是主观的偶然,这里有偶然与必然的哲理。这个例子很生动地告诉我们,平时我们之所以不能创新,或不敢创新,常常因为我们从惯常思维出发,乃至一条胡同走到底。要习惯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试一试。要知道,社会进步是靠创新来推动的,要别具匠心勇为天下先,才可能采撷到鲜花和果实。

从2010年优秀作文看,有以下两个特点:

首先表现为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

此次作文可看出考生们的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同时思维起点灵活,即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一文提出了“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观点新鲜,这是因为作文题激活了他们的顿悟思维,这思维是积极的、主动的,而平庸作文的思维是惰性的、被动的,很难悟出深层含义。《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也深刻地指出:“实用主义的发展迷惑了我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人崇尚于机件般的冷酷言行,我们忽略了美,遗失了真,摒弃了善,似乎惟有孩童依然未忘记那颗心”。这是一种批判思维,切中时弊,能发人深省。《偶然?必然!》一文说:“没有一种偶然的成功,不是用‘必然’的意志绘就;没有一种偶然的成功,不曾被‘必然’的汗水沾染!”全文做到了语言与理趣的有机结合,充满了睿语哲思。《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动情地说:“翻转属于自己的硬币,找寻其另一面价值,事物的其他价值会为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同时在议论中说话不偏,说理不拗。仔细品味,便能发现此文在语言的辩证性方面有许多值得中学生借鉴的东西。《站对人生的舞台》说:“人人都是人生的主角,许多人只是站错了舞台,才使短暂却珍贵的一生耗费在一个看不到出路的角色上。”似乎有诗的敏感,可触摸和敏感、敏锐的诗性,它启发了我们的心志。《只待蓦然回首》一文说:“智慧女神的光芒更胜过幸运女神的眷顾。”也有一点睿智哲思。《驭思,轻吟韵调》更是如此:用诗意生动的画面、带有哲思的语言呈现出自己的情感色彩。《尘封的梦,重拾未晚》写他的爷爷,全文看似离题,与此次作文风马牛不相及,颇有套题、宿构之嫌,但结尾却有一句话:“只消一阵风,一句话,尘封的梦便会汹涌而至,重新拾起,为时未晚。莫再错过前世五百次回眸换回今生的这一次擦肩而过。”有一点点暗扣材料的主旨,相当“狡黠”。

其次,追求华丽,巧于“炫示”。

好文章真表现是质朴、自然。这本是为文的至美,巴金就说过:“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但是,质朴、自然的东西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抓住人心。可以看出这些优卷另一特点是“炫示”。所谓“炫示”,就是故意展示自己的才华,显露文章技巧以悦人,炫示思想,炫示积淀,炫示语言。从这次入选的高考优卷来看,几乎全是“炫示”。

当然,有思想,有积淀,有美的语言也不是坏事。能着力营造充分体现其才华的、使阅卷者认可和赞赏的地方,也是一种能力。但所有的优秀卷子都如此,阅卷者的偏好和眼界就需要认真商榷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今年的优秀作文一出,明年必定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刮起一股“追求华丽”的旋风,其后果不堪设想,这是我们多年的忧虑。中学生写作需要的是真感悟、真感情,在议论中运用大量绚丽的语言,就显得花俏。有的虽然广征博引,中外古今例子信手拈来,炫耀自己的文化积淀,但论证总在一个层面上滑行,此是议论文大忌。我们为什么不选一些真实、本色、纯净的真情文?不可能没有吧!

更让我惊叹不已的是一考生写《士运论》一文,居然用文言文写就。中学生以“文言”写作成名,始作俑者是2001年南京的蒋昕捷的《赤兔之》,“一举成名天下知”,之后,中学生用这种文体写作的也就颇有其人了。但往往让人不能卒读更不要说“耐读”了。此文我读了数遍,颇觉此文论点游移,前后相左,从义理、考据、辞章上看实在并不高明,行文的逻辑有些混乱。全文看上去颇似明清的八股文,但八股文写作,特别讲究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一种逻辑关系。起即是提出问题;承是分析问题;转则是换一个角度,甚至是从反面来进一步分析“起”所提出的问题;合则是对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但此文起、承、转、合并不到位,论点不鲜明,也无新意。现在且不管它是否高明,我只问阅卷者为什么要推崇它。提倡文言写作,这对中学作文教学有什么意义?

当下,哗众取宠的作文比比皆是。才华从来不应限于文采与个性。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而言,一代人的思想素质与精神厚度,才是最根本的。文章追求文采,这是对的,但不能哗众取宠。有文采,绝不仅仅是华丽辞藻的堆砌,“一篇文章的思想和文辞是相互依存的,就真正的意义来说,美的文辞就是思想的光辉”。准确、得体、通顺,还是第一位的。在基础教育中,我们更需要的是写真实、本色、纯净的真情文!不知阅卷诸君有同感否?

超越材料 拓展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余岱宗

2010年福建省高考作文,是给材料作文。从部分优秀作文来看,这些高考作文之所以能胜出,首先是对材料理解得透彻,其次是善于整体性地把握材料,洞察材料的意义;再者是善于超越材料直接概括出的意义,利用相似性联想,将意义延伸到其他领域。

优秀的作文,往往是既能扣住文章的内在含义,又能拓展材料所给定的意义范围。

比如《尘封的梦,重拾未晚》一文,就突破了材料的限制,将材料有限的意义扩大化。材料中只有一次偶然的发现,并且这一偶然的发现,让本已经没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变成畅销儿童读物。而所谓“儿童读物”,在《尘封的梦,重拾未晚》中,变成了爷爷的南音之梦。具象的童话,其对应物,成为爷爷个人化的爱好。换句话说,这篇文章其潜台词是爷爷私人的爱好,其重要性不亚于风行全球的畅销书,这是意义第一层面上的拓展。意义第二层的拓展,是材料仅有一次偶然的发现,而在此篇文章中,爷爷对自己的南音之梦却不停于一次发现,琵琶一次次被“裹上一层层寂”,梦想也被一次次“尘封”。而这篇文章的好处,还在于,作者告诉我们,美好的梦想,其本身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哪怕不断遭受冲击,哪怕生存的奴役再残酷,爷爷的“尘封之梦”都作为一种力量潜藏内心。这样,“发现梦想”的意义就转入“保存梦想”这一层面上。而被“保存”的梦想,告诉我们,梦想被摧毁仅仅只是一种假象,梦想的种子总是要发芽的,爷爷总是要在合适的时机再次自我发现的,爷爷会因为不断的自我发现,而让自己音乐生命的价值不断升华。这样,就从材料中有限的“一次发现”发展为作文中的“一辈子的发现”。这还不够,文章还有第三层的意义,还有更令人感叹的意义发现。那就是在资料中,所谓的“发现”,是“一个朋友”让《格林童话》成为全球性的“畅销书”,这样的材料,多少暗合了今天人们对所谓“成功”的渴望。而此篇文章,却带着悲凉的意味,爷爷一辈子对音乐的召唤,并没有带来“成功”,到都带着遗憾。然而,从另外一个层面上,爷爷又是幸福的,因为正是音乐使他的一生获得特别的意义,也得以在文章中获得特别的书写。就这样,以“尘封”为关键词,抓住“发现”的内涵,用一个远比材料中的“故事”更富有人生哲理性的“爷爷故事”超越材料,站在材料之上,将材料中的“浅意义”演绎为爷爷音乐命运中所包含着的“深意义”。

记叙性的《尘封的梦,重拾未晚》其实要比其他优秀作文中议论性文章更具有多层解读的含蓄性。这样的文章,是将材料中简单的意义,通过故事来加以“情感化”“多层次化”,从而走向更深沉也更深刻的境界。所以,我强调,特别优秀的文章,是能够将并不见得太深刻的“材料”活用起来,化为自己内在的理解,再投射到具体的表述中去。

当然,议论性的优秀作文,也是要站在材料之上的。议论性优秀作文同样也不是机械地运用材料,也不是对材料做紧紧“扣”的解答“应用题”式的写作,同样也是利用材料,超越材料,去一个更富有自我理解自我表述的境地里发现某种意义。

议论性文章,比如《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亦可见其“意义的超越”。这篇议论文章,不是简单地关涉“偶然的发现”,也不是在“偶然性与必然性之关系”上展开,而是直接将主题伸长到一个更富有启示性的问题上:“格林兄弟为何见不到笔记的童话读物价值?”文章其实是假定了格林兄弟找真理找律条本无可厚非,关键在于,为什么如此努力,收集了大量童话故事的研究者,竟然对资料的审美价值熟视无睹呢?是的,就是抓住“熟视无睹”这个关键点,文章展开质疑,质疑格林兄弟的价值盲区。更可贵的是,文章不仅仅满足于对格林兄弟的价值盲区这一个别性的问题进行深究,而是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那就是我们中诸多人其实也类似于格林兄弟,我们也可能将最简单最淳朴的某些美某些善丢弃了。如此,文章已经从单一的个体的盲区问题上升到一个集体的共有的盲区问题。同时,文章显然还带着一个明确的见解,那就是实用者哪怕学富五车,也可能不如一个幼稚些但心中存有美的发现之渴念的“邻家孩子”。

这样的议论文,就是将“小事写大”。当然,这样的“写大”不是盲目拔高,而是能够从问题中提取概括出材料中重要的意义点,利用意义点巧妙地“转出”自己有过思考的问题。我的意思是,要将这样一则材料写成带质疑和批判意味的文章,是很不容易的。能够将批判上升到一个带有共性带有针对我们时代的某种浮躁病的论题更不容易。当然,文章又岂是如此就了结,文章引用哲人的话,也很恰当,更表明论者是带着立场来写作的,是揣着思想走进考场的。换句话说,有高度的文章,其实都是将材料当成牵引物的开端,让意义沿着思想的线条,在高处放飞精神的风筝。这样的文章,已经获得了俯视材料的能力,已经获得自由地驱动材料并让材料完全为自己的观点服务的论述空间。

细察这9份高考优秀作文,我们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者不仅有概括观点的能力,还有一种概括之后迅速推进观点的能力;不仅有推进观点的能力,还有着让前一观点催生后一观点的能力。当然,作为优秀作文,这些能力都是基本条件。优秀作文的特殊性,还在于这些文章都有一定的文学意味,将观点像数学题那样推演,那只能将文章写成思路汇报。作文不是以枯燥的方式用论据演算出“观点”来。优秀的作文,常常既“回避”直接引用材料,不直接拿已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加减乘除”,而是能让人看出其内容的观点是从材料中概括并延伸出来的。

所以,得材料之“神”者,是善于拿材料来做第一次“推力”的文章,材料是“多级火箭”的第一波燃料,当其思想能源已经消耗尽之后,不必担心,因为第一波燃料已经点燃了下一波的思想。第一层面上的观点足以推动第二个层面上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哪怕是高考优秀作文,有些文章,还是不太懂得自觉地运用有层次的论证方式让思想拾级而上,过分照顾与材料对应性的想法似乎捆住了应试者的手脚,使得思想的风筝无法放飞得更远。

当然,就整体水平而言,这9篇文章能在应试作文环境中以如此洋洋洒洒的方式论述观点,分析案例,陈述思想,已经很不容易了,已经相当出彩了。相信将来会出现更富有挑战性的给材料作文,才能激发考生的论述热情,也才可能让考生有更丰富和更精彩的情感与思想的表达。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福建师大附中高级教师薛章辉

今年我省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所设置的材料不出现关键词,不暗示观点,审题有一定难度。如何把握原材料内涵,如何找准最佳切入点,如何在构思立意上体现创意,如何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词语……这一切都成为考试中的重点。摆在我案前的9篇高考作文优卷,文思飞扬,哲理深远,语言行云流水,我实在很难用一句确切的话语对它们作概括点评。我想借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自喻诗“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来作为我的点评之题。因为潇湘妃子诗中的 “偷来”与“借得”实在用得太妙了,而这9篇优卷从立意、构思、材料、语言等方面都彰显了9位作者“偷来”与“借得”的写作智慧。9篇优卷有以下特色:

一、辩证分析,哲思深远。

一篇好的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离不开对所阐述的对象作辩证的分析。高中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对事物作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局部到全体,支流到主流等的分析、品评能力;当然这些分析、品评应当是理性的、客观的,而不是肤浅或生硬的。《偶然?必然!》的作者以“偶然进入蚌中一粒沙,若无蚌之日日磨砺,也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一树种,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亦不能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为切入点,既点明了题意,又开启了下文。接着,作者列举了**导演王家卫、《三杯茶》的作者摩顿森、画家梵高等事例,通过夹叙夹议,阐明了“偶然的成功?请用必然的意志绘就”。文章做到事例与道理水融、相映成趣。《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实际上是阐述了事物具有两面性,必须从另一面去“寻找硬币另一面的价值”。舞者赫本,发现自己无望当上首席芭蕾舞演员时选择了演戏,精湛的舞技为她的演戏得到更多掌声,作者采用辩证分析得出了理性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是否也应翻转我们的硬币,侍弄快枯萎的花草,让生活充满情趣……人生路的坎坎坷坷或许都像这一枚枚硬币,需要你去寻找它另一面的价值。”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归纳,无疑有力证明了中心论点。

《我与真善美诗意栖居》的作者非常巧妙自然地亮明观点:“格林兄弟苦苦寻觅的与人类发展史的联系,于无言处彰显,那便是亘古以来不变的人之血脉——真善美。”文章批评了没有真善美为信仰的实用主义,阐述了真善美的关系:美不能脱离真,美不能违背善,作者坚持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美学家研究不休的课题,作者能够从《格林童话》落笔,去触碰真善美之间的关系,这是十分难得的。文章的理性思考是厚重的。特别应当提出的是,文章结尾应用比喻来说明“善是枝干中的琼浆”“真是丰沛的雨水”“美是头顶湛蓝的晴空”,这些比喻显得多么形象、生动!

总之,“偷来”“借得”平时学过的辩证分析方法,将它贴切自然地运用到写作中去,这是一种成熟,一种智慧的表现。

二、条理清晰,事例新颖

并列式结构可以给人留下层次清楚、条理清晰的良好印象。《何妨让思维转个弯》用的是并列式结构:“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让思维转个弯”。当作者论述完这个问题后,接着写“郁悒幽囚,悲天悯人,何妨让思维转个弯”。最后总结全文。《站对人生的舞台》用的是并列式结构:一写村上春树站对人生舞台,二写撑杆跳女王伊辛巴耶娃站对人生舞台,三写乐坛名人吉尔贝托·吉尔站对人生舞台。就连用浅近文言文写成的《士运论》也用了并列式结构:一曰士运在此不在彼,再曰士运在勤不在求,三曰士运在我不在他。这几篇文章因为采用了并列式结构,所以层次清楚、条理清晰,成为优卷也是情理之中。不过应当强调,采用并列式结构后,文章的结尾应当有个总结,这样,文章的结构就显得严谨。

这几年考场作文的毛病之一是事例陈旧,人云亦云。有的老师十分形象地说:六月份高考中,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不知去活来多少回;海伦·凯勒、比尔·盖茨、霍金不知出现多少次。事例陈旧,突显一大部分学生缺少文化积淀。摆在我面前的9篇作文的事实论据令人耳目一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直言”,摩顿森的《三杯茶》,芭蕾舞者赫本的成功经历,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撑杆跳女王伊辛巴耶娃,《康熙大帝》的作者凌解放,《二泉映月》与阿炳……此外,《左传》《汉书》《三国志》《诗》《运命论》《日知录》中的名言名句,甚至麦克阿瑟的话,精彩的事例俯拾皆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广博地阅览诗书,并加以积累,才能在考场上下笔如有神。这种“偷来”与“借得”的材料与文章浑然一体,结合得天衣无缝,令人叫绝!

三、形式多样,彰显特色

优卷中多以议论性散文见长,但《尘封的梦,重拾未晚》却是以记叙文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应该说,今年高考作文题,写记叙文有点难,难在文章必须展现新意,写得有特色,才能征服阅卷老师。《尘封的梦,重拾未晚》这篇文章初读可能给人造成与原材料偏离的感觉。细读之后才会让人明白,作者还是紧扣考题的材料进行创作的,这可见阅卷老师的认真负责。因为作文考题的原材料提到格林兄弟收集很多传说后找不到民间传说与人文历史有关,于是他把笔记本“束之高阁”。后来,他们的朋友偶然发现了他们整理的东西并联系出版社出版。考题中这些语言与“尘封”“重拾”是相吻合的。作者在文中叙写了爷爷重拾年轻时的尘封的梦的经过,最后点明:“只消一阵风,一句话,尘封的梦便会汹涌而至,重新拾起,为时未晚”。全文含蓄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士运论》作者的文言文功底是很扎实的。作者受三国李萧远《运命论》的影响,文章扣住作文题材料中格林兄弟努力收集民间传说以及《格林童话》出版后对世人的影响,写出习作。当然,作者对历史知识以及古代经典的认知也是令人赞许的。没有这些积累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是很难写就《士运论》的。用文言文的方式来作文,需要有一些前提条件。如果同学们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机械模仿,势必产生“东施效颦”的结果。可见,“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必须积累、借鉴、创新,才能彰显自己的特色。

文章标签: # 材料 # 作文 # 任务